排除路面降水的方式有兩種,也即縱向和橫向排水。如果雨水全是由縱向的方式排掉的話,則就是完全透水性路面;如果雨水只縱向經過路面結構層的前面結構層,然后受到以下結構層的封堵而全部轉為橫向流走,這就叫做排水性路面;如果兼顧以上兩者排水的排水方式,可以稱之為半透水半排水性路面。這三種路面都具有透水的特性,所以均屬于透水性路面。具體示意圖如下:
這種結構(圖4一3)屬排水型的路面結構,將多孔混凝土層做成混凝土鋪路工程結構,結構厚度在10arn以上,在它的下面鋪設瀝青中間層,從表面浸入的雨水,流經配置在多孔混凝上路面結構下的不透水的瀝青中間層的上表面,排入測溝,不會浸入路基和路臺,防止雨水侵入路基、路臺以及防止雨水造成路基的一些病害的問題。
這種結構(圖4一4)屬于完全透水性路面。將多孔混凝土層做成混凝土鋪路工程結構,結構厚度為7arn以上,做為景觀路面用于輕交通公路的鋪路工程,因此可以認為雨水即使浸入到下面的路基和路臺,也不會因為車輛的行駛而引起承載能力的下降。
這種結構(左上圖)也屬排水型路面結構。結構層的承載能力由下層的連續鋼筋混凝土結構或普通混凝土結構承載,上面附著了4cm一scm的混凝土層,這種結構可以用于新鋪設的混凝土路面結構,也可以用于舊的混凝土路面的改善工程。這種結構最早在1993年的比利時(下層混凝土趁新鋪設上層的多孔混凝土)成功的在18cm厚的連續鋼筋混凝土路面上完成了4cm厚的多孔混凝土的鋪路工程;在日本的高速公路上的收費站處也已經有20多處采用這種方式實施了鋪路工程(下層混凝土硬化后再鋪設上層的多孔混凝土)。
這種路面(右上圖)屬于排水型路面結構,結構的承載能力由下層的瀝青混凝土層和上層5cm--10cm的多孔混凝土層為一體的結構來承載。這種路面結構可以作為鋪筑新的混凝土結構層,也可以用做舊的混凝土路面的修繕工程。
本文由歐進地坪漆編輯整理,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hongruart.net